专题九:造山带和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与流变学
召集人
1. 张进江,北京大学

2. 刘俊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 刘永江,中国海洋大学

4. 章军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 张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 曹淑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 张波,北京大学

8. 梁琛岳,吉林大学

9. 赵中宝,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0. 孙圣思,西北大学

11. 曹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2. 綦超,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13. 蒋映德,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4. 郑涵,中南大学

15. 董汉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6. 邱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7. 马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专题联系人
张波,geozhangbo@pku.edu.cn

梁琛岳,chenyueliang@jlu.edu.cn

赵中宝,zhaozhb04@163.com
专题介绍

造山带和大陆岩石圈的构造变形与流变行为是理解构造演化过程、圈层间物质运动规律、地震等地质灾害成因、地貌变迁以及自然资源形成的关键,是地学领域持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专题旨在深入探讨造山带和大陆岩石圈的构造变形与流变学,涵盖行星构造变形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聚焦以下主题:

1)造山带和大陆岩石圈的宏微观变形方式、过程与机制;

2)矿物变形行为及机制对断层构造演化的影响;

3)壳-幔物质组成、相互作用及其对构造演化的制约;

4)构造变形与地貌形成和演化的相互作用;

5)高温高压实验、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等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6)构造地质学与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7)韧性变形机制在地震活动诱发中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