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沉积盆地动力学与沉积大地构造学
召集人
1. 刘少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陈汉林,浙江大学

3. 吴磊,浙江大学

4. 孙娇鹏,西北大学

5. 马安林,南京大学

6. 谷志东,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7. 邓宾,成都理工大学

8. 徐亚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9. 敖松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  程丰,北京大学

11. 毛启贵,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12. 王伟涛,中山大学

13. 林秀斌,浙江大学
专题联系人
邓宾,dengbin3000@163.com

林秀斌,xiubin_lin@zju.edu.cn
专题介绍

沉积盆地是地球上重要的构造与地貌单元,是地球固体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演化与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区。盆地内连续的沉积岩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重要档案库,蕴藏着对社会和工业文明极其重要的矿产资源。深入了解盆地的形成、变形与充填对认识地球演化与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沉积大地构造学是一个古老而富有长久活力的学科分支,是大地构造学与沉积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方向,是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沉积大地构造学在建立和推动板块构造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沉积盆地动力学与沉积大地构造学不断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本专题热忱欢迎广大学界同仁展示在沉积盆地动力学与沉积大地构造学领域取得的新发现和新进展,促进沉积盆地动力学与沉积大地构造学的持续发展,内容涉及但不限于:

(1)圈层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的沉积盆地记录;

(2)板块构造重建和古大陆/大洋恢复的沉积盆地约束;

(3)盆山耦合及其动力学机制;

(4)沉积盆地沉积、变形、沉降分析及其演化;

(5)沉积盆地的资源环境效应;

(6)沉积盆地动力学与沉积大地构造学的新技术与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