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构造地貌学理论、方法与应用
召集人
1. 吕红华,华东师范大学

2. 张会平,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 胡小飞,兰州大学

4. 杨蓉,浙江大学

5. 王先彦,南京大学

6. 任俊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7. 石许华,浙江大学

8. 田云涛,中山大学
专题联系人
吕红华,hhlv@geo.ecnu.edu.cn

田云涛,tianyuntao@mail.sysu.edu.cn
专题介绍

构造地貌学是地貌学与构造地质学的交叉学科,其重点关注地形地貌如何影响并记录气候与构造。近年来,学界在构造地貌定量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基于高精度地形数据(无人机DEM、遥感、LiDAR等)、数值年代学、数值模拟等的定量研究方面产生了很多新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构造地貌研究在理论、方法、思路上的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迅猛发展,其在地表过程演化与预测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也已成为可能。本专题将聚焦构造地貌学研究的核心和前沿科学问题,主要围绕(但不限于)多时空尺度下构造-气候-地表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地表侵蚀的时空模式与机制、大型水系发育与演化、浅部地壳变形的地貌记录、构造地貌演化的物理与数值模拟、地貌演化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以期进一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推动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构造地貌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