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一:海底构造与资源、灾害效应
召集人
1. 李春峰,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2. 朱俊江,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3. 董冬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4. 王大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5. 黄强太,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6. 雷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

7. 李志刚,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杨晓东,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9. 王利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专题联系人
李志刚,lizhigang@mail.sysu.edu.cn

杨晓东,xdyang@scsio.ac.cn
专题介绍

海洋占了全球面积的71%以上,随着人类不断向海洋进军,海底构造、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灾害效应已经成为国际地球科学界关注的前沿核心问题之一。海洋油气资源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目前对海洋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深水/超深水区域;大型海洋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和海啸等)长期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急需将海底构造、动力学过程与资源、灾害效应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多学科、多方位的综合研究,进一步深化对海洋地球动力学演化的认识,为国家资源战略、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强国战略提供关键的科技支撑。本专题拟交流:海底构造与资源、灾害效应领域的新理论、新认识,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探测和观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诚挚邀请相关专家和研究生分享在海底构造的成功应用与技术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