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是地球上最靓丽的风景线,更是地学研究的理想殿堂。喜马拉雅造山带举世瞩目,对其碰撞造山过程进行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
(1)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威尔逊旋回中陆陆碰撞造山过程的典型代表,现今正在活跃、过程相对清晰,从中揭示的造山过程、机制及其资源和环境效应,可为探索地球从古至今的大陆碰撞造山演化提供借鉴和范例;如隧道流、藏南拆离系、反转变质带、淡色花岗岩、高山栎等经典地质概念和模型,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伟晶岩型锂矿资源;
(2)喜马拉雅与青藏高原一起组成了世界第三极,其隆升是亚洲季风环流启动和加强的关键控制因素,从而改变了亚洲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气候格局;使原本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应为干旱贫瘠的我国东南地区,变成如今湿润富饶的江南,因而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对喜马拉雅碰撞造山过程的研究,必将是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床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貌学等多种学科综合研究的集成。
本专题旨在从多学科视角出发,介绍近几年来国内同行在喜马拉雅研究中取得的进展,深入探讨和展望未来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从而推动国内同行在喜马拉雅这一国际学术舞台上占领制高点。